香江七十载_第158章 自由协会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58章 自由协会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好好好!重启好,善昆如此魄力,我一定全力支持。”马徐惟邦重重地放下茶杯,态度很是斩钉截铁,而后又追问道:“就是不知道怎么个重启法?要不要搞个开业大会?”

    张善昆赶忙摆了摆手,解释道:“不不,复业而已,还是低调点好,再说现在也只是个初步设想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”

    马徐惟邦默默点了点头不再做声,也不知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主意。

    以前同为新华一员的王元龙眼角挑了挑,看了看打算一展宏图的张善昆,又瞧了一眼重新恢复了精力的马徐惟邦,神情莫测却没有说一句话。

    身为局外人的杨秋和易文,就更加不好搭话了。

    气氛有些寂静,张善昆又默默泡了一壶茶,提起茶盏给众人满上,瞧着茶水呼噜噜地淌下,张善昆又忽然道:“上个月,我和易文兄两个,去湾湾考察了一番那边的电影市场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现在众人皆是一愣,就连杨秋也微微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自从去年七月内地颁布了《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》后,香江一下被禁止输入内地的影片达到了八十多部,几乎快占据了香江国语片两年的产量。

    张善昆的作品更是重灾区,连长城的创业作《荡妇心》都给禁了。

    因此这时看到张善昆拐弯跑向湾湾那边,也就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了,只是不知道他这个时候说出来干什么。

    王元龙愣了一下,倒是顺合心意地马上问道:“那边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!”张善昆轻点了一下头,随口而道。

    啊呸!!!

    杨秋挑了挑眉一阵无语,看着张善昆睁着眼睛说瞎话,百废俱兴那是肯定的,但是政通人和嘛?

    那从前年开始的,近四十年的戒严算什么……

    其他人显然也知道里面的弯弯道道,并没有当面反驳,张善昆又接着道:“经着易文兄的引见,我和总统办公室秘书处的秘书长黄少谷先生,交谈了几句。”

    黄少谷……那可是蓝党的中秧常委!

    杨秋轻瞄了旁边一脸高深的眼镜男,心里暗思这个易文是什么来头?

    后来这场茶话会结束后,杨秋经由一番打听,才从别人嘴里知道了这易文的来头。

    果然背景深厚!

    易文本名杨彦岐,‘易文’是他在报社投稿时用的笔名。就跟着周树人用着鲁迅的笔名大家习惯后一样,易文就直接成了杨彦岐的代名。

    易文家学渊源,祖父是前清进士,官至一省学政;父亲杨千里是前清优贡,只是这贡生还没等参加最后一脚的廷试,这清朝就没了。

    不过杨千里不愧是有百度百科的人物!

    进入民国时期后,一路做过吴江县县长,后又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主事、佥事、秘书、教育部视学、交通部秘书、监察院监察委员等等一系列官职,可谓交友广阔。

    及至魔都解放后,杨千里不愿离开,又任红党魔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。

    父亲的深厚背景,也造就了易文的来历不凡。

    比如在1933年易文才十四岁时,就拜了一位民国史上非常有名的人为干爷爷。

    这个人是谁呢?

    姓段名祺瑞,历史上有名的‘北洋三杰’之一。

    至于不知道这位的,自己回家翻历史课本去。

    到了易文十七岁时,还加入了‘蓝衣社’,听过老蒋的训导,由此认识了更多的蓝党高层人物。

    1941年二十二岁时,易文更是按照三合会传统的拜师礼,在香江拜杜月笙为师,列为门人加入了‘恒社’。

    后来其返回内地,加入了蓝党军事委员会主办的《扫荡报》,当时报社的社长正是黄少谷,易文很是得其赏识,后《扫荡报》改名《和平日报》,其又一路升任至总编辑。

    再后来,易文更是差点被戴笠亲自拉入军统。

    及至蓝军败退湾湾,易文也随之前往,但随即不久湾湾颁布‘戒严令’,深感不自由的易文便离开湾湾,来到了香江,做起了《香江时报》的编辑。

    顺便的,也给电影公司写写剧本。

    由此在去年易文因人介绍,认识了身为制片人的张善昆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