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安不夜侯_第425章 平分秋色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25章 平分秋色 (第3/4页)

座汤池。

    人入汤池,蝉翼轻褪,伊人便如一颗新剥荔枝,露出了玉润甘芳的果肉。

    少女动心,她动心。

    少妇动心,她动手啊!

    杨沅的呼吸不禁急促起来。

    沐浴之后,二人重新登楼,帷帐放下。

    锦幄上,刘皇妃真的很润。

    小雨霏微润绿苔,石楠红杏傍池开。

    只是,杨沅正想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时候,

    许是多年以来饿的狠了,刘嫣然却玉臂双伸,揽住了他的颈子,在他耳畔轻声道:

    “奴奴想念那个野蛮霸道、顶撞皇妃的恶刺客了。二郎可否请他出来一见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夜雨骤风狂,趁着天色未明,杨沅在刘嫣然的依依不舍中悄然飞遁而去。

    这一夜风光自然无限,不过若总是夜里来夜里去的,却也不是个办法。

    尤其是刘嫣然此时正是情热难舍的时候,时常不来不妥,时常夜里扮贼来,也是辛苦。

    只是眼下杨沅也没想出个十分妥当的办法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    赵瑗如今也在走一步看一步,他不停地出手,不停地试探。

    诸般动作,总是谋而后动,不动则已,动若雷霆。

    比起他那个便宜养父,赵瑗的魄力实是强了不只一星半点。

    趁着秦桧被定罪,赵瑗召开御前会议,研究改变一条由秦桧主导制定的制度。

    鹅王赵璩也难得地出现在了这次御前会议上。

    北宋末年,曾经有过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样既能让宰相熟悉兵务,又能让文官和武将不再彼此排斥,更便于协调政务和军事。

    但是,其中的弊端,显然更大。

    假以时日,宰相军政一把抓,不管是想架空天子还是改朝换代,那都易如反掌。

    所以,这只是北宋末年,为了应对极端形势的一种战时制度。

    大宋南迁之后,尤其是“绍兴和议”之后,这种战时制度就该撤销,恢复军政两府分立的旧制。

    但是独相秦桧却把这种权宜之计作为定制延续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也是赵构死抓三衙不放的原因。

    不然,秦桧就可以随时废立天子,甚至取而代之也不为难。

    从这一点上来说,赵构还是颇有手段的。

    虽然后来秦桧还是让出了枢密之位,却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秦熺,这和依旧掌握在他手里又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而今,枢密使是杨存中,已经在事实上完成了宰相不得兼任枢密使的旧制。

    但,赵瑗要从朝廷制度上把它彻底明确下来。

    万俟卨正一裤兜子屎,擦也擦不干净。

    沈该也觉得这是国家稳定之道,非常支持。

    又有晋王的关键一票,最终这一制度得以顺利通过,以“制书”明颁天下。

    制书,帝者制度之命也。

    中书省草拟,门下省审核签章,中书门下平章事签章、参知政事签章、皇帝加盖玉玺,明告天下。

    众宰执若不签章,皇帝就不能把它作为一条制度明告天下。

    皇权也不是为所欲为的,这就是对皇权的一种限制。

    不要说赵瑗了,就是赵匡胤这位大宋开国皇帝,都遇到过这种事情。

    当初赵匡胤称帝,作为后周旧臣的范质、王溥、魏仁瀞三位宰相心有不安,于是相继辞职。

    赵匡胤也没什么执政经验,在挽留未果后,还没有任命新宰相,就先批准辞呈了。

    结果,在此期间就造成了大宋王朝的行政中枢出现“权力真空”,内殿起居无宰相。

    赵匡胤想任命赵普为宰相时,这才发现,没有宰相给他“副署”。

    没有宰相“副署”,任命的诏书就不具备国家意义上的法律效力。

    赵匡胤抓瞎了。

    他寻思我是皇帝,宰相都是我任命的,我签名了还不行?

    还真不行。

    于是,宋太祖只好求助于翰林学士,检索典故、先例,看看如何解决。

    最终,翰林学士们翻遍史书,找尽办法,最后才想到开封府尹赵光义就是“同平章事”,他也是宰相啊。

    虽然从晚唐到宋初,有不少亲王、枢密使、留守、节度使都兼领同平章事,只是个名誉头衔,并没有宰相之权。

    可不管怎么说,人家也是宰相。

    赵匡胤松了口气,赶紧把他弟弟找来签字,“副署”圣旨。

    赵普这才得以被拜为天下公认的宰相。

    如今赵瑗要推翻从秦桧开始的这种宰相兼执枢密院的战时条例。

    虽然明正言顺,虽然万俟卨为了有条退路现在比较低调,虽然沈该觉得它是有助于朝廷长远稳定。

    他们也还是向官家换来了一些好处,这才让它顺利通过。

    这番并不摆在台面上的政治博弈,就是赵瑗要同意两位宰相的提名,增加两个宰执。

    任名魏良臣为敷文阁直学士、参知政事。

    以礼部侍郎汤思退升端明殿学士、参知政事。

    这两位都是主和派大臣。

    但赵瑗和赵璩兄弟同心,在御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