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 内阁增补 (第1/2页)
第九章内阁增补 云南之事,对朱祁镇来说,仅仅是一个小插曲。 对于大明来说,云南战局不管胜负如何,都不会影响到中枢的。 真正影响到中枢的,却是杨荣的死。 内阁在处理杨荣黄福两位老臣的后事之后,已经由杨士奇正式向皇帝上奏,奏请增补内阁人员。 杨士奇所要增补的自然不是内阁之中,用来跑腿打下手的中书舍人。 所以这样大事,事先都要好好商议。 文渊阁之中。 杨士奇,杨溥,胡濙,张辅四人列坐。 朱祁镇手中拿着一张宣纸,细细看着,说道:“曹鼐,马愉。” 杨士奇说道:“臣以为这两个人合适。臣年老体衰,不堪重负,臣请多援引一人入阁。为陛下解忧。” 杨士奇眉目之间,似乎更加衰老了。 杨荣与他是亦敌亦友的关系,两个老人明争暗斗一辈子,也合作了一辈子。而今杨荣一去,杨士奇顿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。 杨士奇精神层面的感觉,更让这个老人难以支撑。 特别是而今诸事繁杂,杨士奇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朱祁镇对这两个人都有印象。 都是朱祁镇的讲官序列之中,不过不像是王直一样,负责朱祁镇的整体教育。而是负责某一门功课。 曹鼐讲得是《皇明祖训》,马愉讲得是《大明律》。 虽然他们作为朱祁镇的老师,但是朱祁镇与他们的关系,并不是很亲密的。只是觉得两个相貌堂堂的。风格各异,但是都是美男子。 马愉与曹鼐都是北方人,马愉乃是山东人,曹鼐乃是北直隶人。身材高大。一副披上盔甲都能上阵的好身材。 他们两个还有一个同样的特点。都是状元。 马愉乃是宣德二年状元,曹鼐乃是宣德八年的状元。 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为什么不选陈芳洲?” 杨士奇说道:“陈芳洲乃是臣之乡人,臣当回避。而且,陛下欲用实务人才,陈芳洲久在中枢,却不通地方事务。” 陈芳洲也就是陈循,也是一个状元,乃是永乐十三年的状元。 算起来,要比曹鼐还有马愉都要老一些了。 朱祁镇问道:“乃曹鼐与马愉在地方上历练过吗?” 朱祁镇在位也有几年了,朱祁镇的用人标准,满朝文武都知道了。只有在地方上有治行,才会被朱祁镇重用。 也幸好这是明初期,很多典章制度还没有固定。 否则朱祁镇想要提拔一个非翰林入朝,难度也是相当大。 杨士奇说道:“曹鼐虽然宣德八年状元的,但是他在宣德元年考取乡试第二之后,就出仕了,先后担任代县训导,江西泰和典史,颇有治行。不忘所学,方才于宣德八年考取进士。” 朱祁镇一听,第一反应是,这个曹鼐乃是杨士奇的人。 因为杨士奇是江西泰和人。 当然了,杨士奇是江西泰和人,与曹鼐曾经在江西泰和为官,似乎没有什么关系。 但是朱祁镇却知道,这足够了。 后世的人会跑关系,这个时代的人更会。 有这个一点契机,就足够曹鼐经营与泰和杨家的人脉了。 当然了,这并不是代表朱祁镇不欣赏曹鼐了。 甚至他更欣赏了。 倒不是说杨士奇说曹鼐有治行,而是曹鼐家境贫寒。 虽然杨士奇的介绍之中,没有一句说曹鼐家境贫寒,但是想想就知道,如果不是曹鼐家庭原因,曹鼐为什么要去以举人身份当官,他如果参加宣德二年的科举,未必不能一举成为进士。 以进士为起点当官,与以举人为起点当官。 是两种不一样的生态。 曹鼐不会不了解的。 而且朱祁镇这一两年之内,施政的重点乃是直隶。内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