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九十一章 江西师爷 (第1/2页)
赈灾粮食装好以后,南雄侯长子赵庆元带着一大批人马赶了过来,其中还有一个熟人。 这个熟人不是别人,正是江西试馆的闻人黄子澄。 朱元璋来这里就是想看看小吏们,会不会耍上一些折色火耗的小手段,侵吞一些他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赈灾粮款。 没有想到,李濬和张友闻二人办事这么多的妥当,居然压制住了这么多小吏。 尤其是李濬这名曾经的通济门巡检,朱元璋记住了他这么一个小小的武官。 前往泾县的这一路,都是走陆路,水路不通不能用漕船把赈灾粮食运过去。 赈灾正使赵庆元和副使胡汉山率领着马帮,踏上官道赶往了泾县。 胡汉山带着李濬在后面压阵,赵庆元带着临时请来的钱粮师爷黄子澄,走在赈灾队伍的最前面。 赵庆元回头看了一眼,不露声色的说道:“江西师爷的名声不弱于绍兴师爷,这一趟还要多多仰仗黄师爷。” 黄子澄等举人在没有当官以前,一项重要的银子来源,就是给赵庆元等官员当师爷,谋一个差遣。 因为才学和名声的不同,前去请他们的官员品级也就不同。 黄子澄这一趟给赵庆元当钱粮师爷,一部分是为了五百两大明宝钞,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为了曾经给小侯爷当过钱粮师爷的名声。 只要这一次能够把差事办的妥帖,黄子澄的名声就能再上一个层次,以后来找他的官员品级都不会低了。 黄子澄正在认真的翻看黄册,核查这一次赈灾粮食的账目,他深知小吏们挖改凭证的手段,不得不做一些防备。 直到翻看完了黄册,黄子澄这才回应道:“东主放心,江西师爷的名声您是知道的,不然也不会花费那么多银子请学生来。” “不论东主这一次是真的想赈灾,还是想借着赈灾捞一笔银子,只要江西师爷接了差遣,就一定会全力相助东主办成这件事。” 赵庆元对于黄子澄的回答早在预料之中,正是因为江西师爷这么多年来积攒的名声,他才会花费五百两大明宝钞的高价请来黄子澄。 赵庆元也就不藏着掖着了,推心置腹的说道:“不瞒黄师爷说,捞银子是没有必要,本官这样的小侯爷不会缺这点赈灾银子。” “家父这一次让本官担任赈灾正使,真实目的想必黄师爷应该也是知道,是为了相助胡汉山提高名声。” 赵庆元说到这里有些不忿,更多的是不当回事:“老一辈的事情,本官不想参与。” “年轻一辈的小侯爷们没有一个服气胡汉山,本官同样是对胡汉山颇有微词。” 话说到这个份上,剩下的不用说了,黄子澄已经明白了赵庆元的意思。 黄子澄同样是回头看了一眼蔓延的赈灾粮食马帮,不动声色的说道:“东主这一次想必是有了借鸡生蛋的念头。” 这句话说到了赵庆元的心坎里,让他见识到了江西师爷们揣摩心思的厉害,感觉这一次的银子确实没有白花。 黄子澄沉吟片刻,换上了一种比较妥贴的说法:“学生已经明白了东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