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四零七章 杀人者得活 (第1/1页)
除此各类物资以外,最重要的,就是人口兵源了。 流寇过境,除了劫掠一番以外,就是裹挟丁壮充实部队了。 和业内前辈李自成简单粗暴的把房子烧了,粮食抢了,再强行把人裹挟带走,不做事当炮灰就得活活饿死不同,余人彦稍稍注意吃相,相对要温和不少。 裹挟还是裹挟,自愿是不可能自愿的,不过不但房子不烧,粮食不抢,反而还给被裹挟的人家发安家费和活命粮。 除此以外,余人彦还下令,城中寻常人家,凡是有人被裹挟从军的,一律不许骚扰,违令者,格杀勿论。 水岱昨夜就负责带人在城中巡视,事情办的不错。 珠玉在前,这次也是由他负责带人巡视城中,捉拿违令之人。 裹挟来的青壮,共有一千人左右,都在之前的清军军营安置。 余人彦下令宁缺毋滥,只要年轻精壮的,所以才只有千人。 不然要是放开了手裹挟,一万人不好说,七八千人肯定是有的。 江淮之地,虽然这几年饱经战乱,但架不住底子厚,城外的村镇不行了,但城里,刮一刮,照样一手油。 裹挟的人数只有千人,安家费和活命粮支出不算多。 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,都是在城里抢的,转手又在城里花出去,这钱连城都没出。 惠而不费,却能消除被裹挟新兵的一些心中芥蒂,更快更容易的融入这个匪军小集团之中。 人的屈服,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理由,能下台阶就行。 安家费和活命粮有可能在余人彦离开后,被收复城池的官军当做贼脏抢走,成为统兵将领的外快。 不过站在余人彦的角度来说,却是乐见其成。 钱粮被抢走了最好,没有仇,哪有动力跟着他砍人。 曹应鹄办事很利落,一连看出了几家有问题的大户,针对性的用刑之后,很快就拷掠出了大量被藏起来的金银。 事都办完了,当晚,余人彦命人把将所有被俘的几个八旗兵都绑起来,带到县衙前。 投降被俘的小二百名清兵也被聚集到县衙前,他们的面前,还有三十把钢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