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二十三章 仁义论 (第2/2页)
团团围住,便是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,这又让老妇人如之奈何啊!” 听了这话,王翳也只能长叹一声,而后又在府上稍稍盘桓一阵,便即告辞离开。 待到王翳离开之后,巴騣年仅十来岁的儿子,却是皱着眉头看向母亲: “母亲,我们不是还有……” “禁声!” 听见这话,巴氏妇人柔和的脸色陡然严厉了起来: “你年纪尚小又懂什么?说到底这场战争乃是楚人与秦人的战争,我们巴氏无论在蜀中还是巴中,都是大族,犯不着与他们绑在同一辆战车之上。 孟狼已死,就算现在成都城被攻破,我巴氏亦有足够的筹码,从城外主事的楚人手中,保住我等的性命。 若是应了那王将军,动用关系鼓动族人在后方作乱,届时胜了也便罢了,若是败了,楚人含恨之下,不说灭了巴氏,但于乱军之中杀了我等,却还不是轻轻松松?” 听到这话,方才弱冠的巴氏子,脸色也变得苍白了许多。 “那母亲,若是秦人胜了呢?” “且不说他们如何胜,就算是胜了,他们也会再来找我们的,我们不用急,只要像曾经巴氏的老祖宗一般,眼光锐利,善于投资胜者,那巴氏就能源远流长,万世不绝。” 巴氏妇人低声说着,嘴角确实不由的勾起一丝微笑。 …………… 攻破剑门关,数万楚军投降,这却不得不让方晓多耽搁了梁三日,且不说他不是个杀人狂魔,也没有韩信等人一般决绝的心态,就只说如今张良在军中,他便不可能效仿故武安君之事,将这些降卒坑杀了事。 倒是王翳与白翼有如此主张,到头来却被他以一句“杀降不祥给压制了下去。” 于是又在剑门关之中等待了三日,这才等到了从汉中郡来接收“战果”的秦吏、秦军。 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交接工作,方晓便马不停蹄,带着麾下精锐,继续上路。 从降卒口中,他已经得知,在成都城下有数万蛮夷与楚人的联军,若想要一战胜之,那他就必须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。 在崇山峻岭之中疾行数日,便是精锐如秦军,也是有些吃不消,许多士卒水土不服,甚至还生出了疾病。 于是又拖延了几日,分出了前后军,这才在攻破剑门关十日之后,真正进入了蜀中平原。 如今的蜀中平原,早已经没有了天府之国的盛景,入目之处,除却被掳掠的荒地,就是随处可见的,倒毙在路边的尸骸。 这些尸骸大都穿着秦人的衣物。 “沛公,何至于此,何至于此啊!” 戎车之上,张良手掌死死的捏着凭栏,眼底满都是不信之色。 “子房莫非还对刘季有些幻想?” 身侧,方晓言语冰冷,其中蕴含的满是赤裸裸的杀意。 若说在刚来这世界之时,每每说起这些历史名人,方晓内心产生的还都是结交与倾慕的心思,但现在对于这些人除却仅剩的一丝“敬佩”之外,有的就大多都是“杀意”了。 无他,正是这些所为的“英豪”在与自己作对,让这本应该被自己快速平定的天下,变得充满不确定性,导致了每一天天下都在死人。 而这其中,又以刘季与项籍,最为他所忌惮。 只看他一个不注意,让刘季窜入蜀中,他就能搞出这么大的乱子来,就可见一斑。 “没……没有,我只是没想到,从前以仁义著称的沛公,居然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。” “子房,也许这才是刘季本来的面目呢? 我便听说,刘季曾有幸目睹先帝车架,彼时他就在心中感慨,大丈夫当如是。 也许是我存在偏见,只是一个以攫取权利为人生终极目标的沛公,他的仁义,说不定,也只是一面随时可以抛弃的旗号而已。” 听见方晓的话,张良一时间有些发愣,片刻之后,苦笑着点了点头,旋即低声说道: “那皇太子你呢?你的仁义,是否也只是一面可以随时丢弃的旗帜?” 这话一出,两人之间的气氛陡然变得沉默起来,良久方晓这才哑然一笑: “你这问题说实话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,也许我与刘季若交换一下地位,那么我能做的不比他好。 可现在,秦要比山东六国强,秦人要比山东之民,过得更加幸福,那么只要这种情况存在一天,我仁义的大旗,便会存在一天,所以子房,你若不想我变成第二个刘季,那就请你与我一同努力,去实现你所说的‘赎罪’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