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七十一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(第1/2页)
本来杨皓想着要几天时间才能走完甘谷的。 结果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回到了五丰村。 他发现这样考察,根本没办法做。 他没有工具。 测量的工具。 水压的大小,取决于水深。在没有水泥那样的强力粘合剂之前,就算要修水坝也修不了多高。 他想山谷内修水库,主要功能是为防旱。当然要特别重视其库容。 只有拥有足够的库容才能发挥水库应有的功能。 他发现,山谷中河谷的落差变化太大。用肉眼观测……emmm…… 他用肉眼根本没办法计算在某处修建了水坝,水头会涨到什么地方。当然也没办法计算库容了。 地震之类的,倒不是他重点关注的。而且他也没听说过关中历史上有大的地震记载。 但他得尽可能让水库发挥功能。 所以他看过三处似乎都可以适合修建水坝的山口,就提前回来了。 回到家中,杨昭早已经回家了。 一家人算是团聚了。 看到他平安回来,杨柏德松了一口气,将他三兄弟叫到正厅。 这是有事要商量呢。 杨柏德让长随都退下了,才跟他们说:“大郎、八郎都要去四门学读书。这是我们家的大喜事。该庆贺!为父想着农忙没那么要紧了,就请想乡亲们吃流水席。你们怎么看?” 没怎么看。 杨皓当然不发对。 而杨明和杨昭,则是还没当家。当家的是杨杨柏德,他说了算。 “既然你们都没异议,那就定在三天后。”杨柏德就开始分配任务了。“我与你们阿母商量好了要置办的东西,大郎则负责采购。” 杨皓这时说:“父亲,要不让我来采购吧。我手中还有一些东西,若是还够,就不用买了。若是不够的,我再去买了回来。” 杨柏德一想,确实是如此。 不过这事重要,本应该交给长子。 杨明却也不想做这事:“父亲,采购还是交给六郎吧。你再给我其他差事也是一样的。” “那好,你便负责在家中准备。八郎你就协助你大兄,也学着点。” 杨明杨昭领命应下了。 杨柏德又跟杨皓说:“前天你三叔祖与其他几位族老来家里了。说是等你返家,就办了你入族之事。你意下如何?” 杨皓笑说:“那不用分宗了?” 杨柏德点头说:“暂且不分了。” 杨昭年纪还小,心里藏不住事,笑说:“六兄你不在家,是不知道。三叔祖他们说咱爹得了朝廷嘉奖,要让爹也做族老。” 杨柏德含笑抚须,颇有一番得意。 杨皓楞了一下,忙起身行礼说:“恭喜父亲!父亲成了族老,日后大房就再不能像以往那样肆无忌惮了。” 其实他还是觉得分了宗更好。只是分宗也不容易,而且杨柏德似乎也没真铁了心要分。 他也不多说了。 “虽如此,你们日后在乡里仍要一如既往。乡里乡亲,应当互相扶持。” 杨皓三兄弟忙应下。 杨皓又说:“既然不分宗了,那我就入族谱吧。这事拖得太久了。” 入族谱的事,他从未担心过。只是时间问题而已。 甚至他也可以不入也行。 杨柏德现在才四十多岁,就能成为族老跟几个上一辈的老人并列,大概是因为这次朝廷的嘉奖。 一个宗族的名声很重要,不仅会影响还没婚嫁的人,严重一点还会影响已经出嫁儿女。 而宗族的名声,是逐渐累积的。 现在他们杨氏就有怎么一个机会。 朝廷将新犁以“五丰”为名,并以制书方式正式表彰。 可见杨家二房是要流放百世了。只要将这件记入族谱,五丰杨氏的名声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。 偏偏杨柏德正在闹分宗。相对宗族,现在杨家二房底气更足。 虽然分宗不容易,但要真让他闹下去,就算最终没能分出去。五丰杨氏也别想沾光,甚至还会成为笑话。 宗族的这次妥协,大概是为了安抚杨柏德,也是为了安抚杨皓。 他们更迫切想要做的,是让杨皓记入族谱。要不然五丰犁的事,真不好写。 谁让朝廷的制书重点表彰的是杨皓,也就是确认了杨皓才是五丰犁的发明人。 如果杨皓不入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