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83开始_第二十四章 讲课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十四章 讲课 (第2/2页)

,一些专家顾问就开始给众人上课,第一天是编剧周雷,讲红学概论。第二天是红学家胡文彬,讲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。

    今儿是邓云乡先生,讲红楼梦里的民俗礼节。

    邓先生是红学界元老,不仅仅是红楼梦,对南北两地的风土人情也极有研究。他久居魔都,为了培训班特意赶过来,就住在张俪隔壁——之后也成了全程跟组的民俗指导。

    大家等了一会,就见王扶霖扶着老先生进了屋,在沙发坐定。

    邓云乡七十了,气有点喘,喘匀了才缓缓开口:

    “大家都知道,红楼梦是无朝代可考,曹雪芹刻意模糊了年代背景,甚至地理区域。比如贾府的所在地,究竟在南方,还是在北方,至今仍有争论。

    曹雪芹想将真事隐,但在很多生活细节上是隐不了的,尤其是里面的民俗礼节。比如衣食住行,祭祀访友,灯谜戏班等等,我们抽丝剥茧,还是能看出不少端倪的。

    今天我们不讲复杂的,就讲问候礼。”

    他喝了口水,继续道:“其实红楼梦反映了很多旗人礼节,如第九回,贾政问跟宝玉的是谁,外面进来三四个大汉,打千儿问安”

    说到这,邓先生撑着沙发站起来,王扶霖连忙虚扶着,就见老先生亲自示范,“左腿抢前一步,屈右腿半跪,右手半握拳下伸,这就叫打千儿。仆人见主人时用的,典型的旗人礼。”

    “”

    许非见状,不由心中一动,除了记笔记之外,刷的撕开一页纸,寥寥几笔,就画了一张速写。

    陈小旭歪头看,一个简单生动的古怪小人,右腿半跪施礼,正是老先生示范的动作。

    她眨了眨眼,写了张纸条甩过去。许非一瞧,“这个法子好,清晰明了,下了课好好画画,让大家也学学。”

    “得您夸奖真不容易。”他回道。

    陈小旭扭过头,不再理会。

    “还有三十一回,湘云到来,众姊妹请安问好。请安是如何请呢?按汉人礼法,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半握拳,放在胸口以下,上下动一动,这叫万福。

    按旗人礼法,双手平放膝上,弯膝碰一碰身躯,这叫请碰安。

    那到底是万福,还是请碰安呢?曹雪芹没有明写,你们自己考量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问安礼,并非正式的大礼,大礼就是跪拜磕头。最生动的便是六十二回,平儿给宝玉拜寿,你们看看怎么写的”

    有的人忙着翻书,邓先生却没有任何草稿,直接道:“平儿便拜下去,宝玉作揖不迭;平儿又跪下去,宝玉也忙还跪下,袭人连忙搀起来;又拜了一拜,宝玉又还了一揖。”

    他冲着王扶霖道,“这段一定要注意,女人先万福,男人先作揖,然后才跪下磕头。一揖,一跪一磕头,跟着又一揖,这算完成了。

    磕头千万别加打千儿,那是旗人的常礼,随便的,真要拍出来让人笑话。”

    王扶霖连连点头,邓云乡又叫人:“周领啊,周领?”

    “这呢!”周领稍稍站起。

    “还有一点,我上次看你写的有个段落,磕头把屁股翘起来,那是不对的。磕头翘屁股,表示完全臣服,非常谦卑下贱的一种行为,红楼梦纵观全书,没人需要这种,一定得改了。”

    “记下了!”周领忙道。

    邓先生的语速很慢,声音也低,满屋子雅雀无声,就怕漏听了一个字。数十双眼睛注视着前方,只有轻细的书写声,和录音机的沙哑转动。

    “”

    来此十余天,许非最喜欢的就是上课。

    周雷,胡文彬,邓云乡,后面还有朱家溍,周汝昌,蒋和森,吴世昌,启功等等。没有任何酬劳,剧组窘迫的也出不起一辆车。

    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先生,都是自己坐公交一路赶来,中午留顿饭,再坐着公交回去。

    “优先放了个外任,不妥,那时候不这么说,应该是仅先放了缺。”

    “瓦败冰消,不妥,改成瓦解冰消”

    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你推敲,一个逻辑一个逻辑的给你讲授。大家清楚机会不易,有些人学历不高,听不太懂,但也满纸记下,回去借了录音机,再自己慢慢琢磨。

    年轻人二十来岁,正是活泼好动,但唯有上课时,最为严肃认真。

    这便是这个年代做学问的人,也是这个年代听学问的人。

    后来呢,后来哪有这样做学问的人,又哪有这样听学问的人呢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